我们都要不断回到童年,把吓丢的胆魄找回来
刘亮程的书非常好读,这也是他的特点。“他能把很多内容融合在一起,最后用他统一的叙述方式,把它们变成一种整体的氛围。”
刘亮程的书非常好读,这也是他的特点。“他能把很多内容融合在一起,最后用他统一的叙述方式,把它们变成一种整体的氛围。”
在《本巴》中,刘亮程改写江格尔史诗,创造出一个天真的本巴世界。这也是一个人类少年时期的世界,“那里人都二十五岁,没有衰老没有死亡”,一切都充满童年与童真的勃勃生机,“还有足够的时间让万物长大”,一切都来得及。那时的人还顾不上考虑衰老与死亡。但是每个少年最终都将
“小时候见到坟头害怕,但坐在老家祖坟地,坐在叔叔给我留的那块空地上,竟觉得那么温暖,像回到一个悠远的家。”
父亲母亲特别是后者,常被文学界誉为全球文学创作的母题之一。历数古今中外,书写自己父母的作品,可谓汗牛充栋浩如烟海。感怀颂扬父母生养之恩德,塑造了人类的价值观念,积淀了人类生生不息的爱。
在书中,刘亮程用细腻的笔触,写出了关于故乡的故事,那些黄沙梁的风土人情,那些与土地血肉相连的情感,都在他的文字里活了过来。他将故乡新疆的风土人情勾画成自己的精神家园,写出了与那片土地血肉相连的情感。
北京十月文学月创办于2016年,是全国文学界、出版界广泛参与的文学主题活动,已经成为北京乃至全国的一张文化金名片,已逐渐成为北京文学的盛典、全国文学家的雅集、广大文学爱好者的节日。
投诉背后暗含某种错位的逻辑:仿佛解决抄袭指控的关键,不在于证明文字的清白,而在于让质疑者沉默。
“翻书见川”文创主题公园以“公园式阅读”为理念,串联出版文创市集、非遗美食区、MOMO植物书店、绒绒涮局、入川百味园等空间,融入非遗展演,打造“立体四川文旅书”
10月16日,2025读者·领读者大会在兰开幕。为期两天的时间里,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教育名家,数百位校长、名师和阅读推广人展开深度交流,并将举办一系列精彩纷呈的书香阅读活动。
10月18日,本周六下午1点,茅盾文学奖作家徐则臣携新书《域外故事集》亮相天府书展。
如果你曾在《一个人的村庄》里,看过大地日出,那么不要错过《长命》中深邃如谜的长夜。
刘亮程,新疆沙湾市人,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得主,被誉为“20世纪中国最后一位散文家”。代表作品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长篇小说《虚土》《凿空》《捎话》《本巴》等。
春风月榜由潮新闻主理,我们邀请了15位海内外闻名的学者、作家、文学评论家、读书博主、资深媒体人组成评审团,每月为读者选出10本左右最近出版的好书。一年12张春风月榜,将作为年度“春风悦读榜”的重要参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年来,新疆多民族文学始终坚持以国家认同和中华民族凝聚力力核心的文化导向,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力创作主线,扎根人民生活,关注社会发展,担负起记录时代、反映时代的职责,以充满激情与想象的创作实绩、多姿多彩的美学风格赢得
9月18日,全国首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教材:大学语文》在新疆大学使用。
“《长命》是我的天命之作,这部书也只有在六十岁的时候才能写。一个人的生命到了一甲子,才会去考虑生命漫长的链条。”《长命》被刘亮程誉为“天命之作”,是他对创作疆域的重大开拓,也是其生命观、家园观的一次集中呈现。透过主人公郭长命与神婆魏姑的双重视角,刘亮程构筑了一
最近,当西北的贾老板和罗永浩连斗几个回合,互相放狠话,互相说出“绝不原谅,必须起诉”,又互相道歉,天天上热搜的时候,俞敏洪正穿行在自由的北疆。
2013 年,因缘际会之下,刘亮程来到了木垒县,发现了菜籽沟。在这个行将破败的小山村,人们纷纷外出打工,仅剩下一百余户人家。他觉得一座美好的村庄不应该消失了人气。
看了李娟的书,心里感触很深,也有纠结,有时候感觉她的作品就像学生作文,有时候觉得还非常有文学价值,后来突然发现要写作就必须向她学习。
秋日的新疆,葡萄满藤架,胡杨染金边。今年正值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成立70周年,70年砥砺前行、70年春华秋实,新疆的山川河流、历史文脉、发展实践,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辉煌成就和生动故事,为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厚的土壤和无尽的源泉。为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持续构筑中